保温瓶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保温瓶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国产工业机器人要怎样才能去除定时炸弹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5-28 20:15:58 阅读: 来源:保温瓶厂家

国产工业机器人要怎样才能去除“定时炸弹”

按说,机器人产业突然聒噪,应是王锦夏的机遇。早在5年前,他研发出首台“成都造”工业机器人,产品至今升级了三代。国内机器人企业,多数从事集成化改造,即购买外国的机器人本体,根据客户需求,辅之以焊机、切割机、变位器、传输器等设备,使之具备焊接、搬运、行走、码垛等不同功能。

最赚钱的还是生产机器人本体。王锦夏任职的成都焊研威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。“外资品牌占领了中国市场,要想分杯羹,谈何容易?”6月11日,面对机遇话题,他复杂的表情中唯独没有兴奋。

从2008年算起,王锦夏销售的“成都造”累计不到80台。位于武侯区的生产基地仍有余货,却已蒙尘。遥想当年,他也曾有“叫板”外资品牌的锐气,现实却是,由于产品稳定性、认知度等因素,迟迟打不开应用市场。这是该产业的中国困境。只有突破核心技术,取得机器人本体领域的话语权,才能成长为支柱产业,否则只能沦为国际企业的陪衬。成都正试图给国产机器人开出“药方”。

订单络绎不绝本体靠进口

据记者了解,成都拥有工业机器人业务的企业,不足10家。成焊宝玛,是成都本土成长起来的科技型企业。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朱品朝,向记者演示了数百台机器人在虚拟生产线上高效工作的景象,51秒即可成品一个汽车车架。

场景模拟,订单一点不假。去年他们为上海大众、长安福特、北京奔驰、武汉神龙汽车等定制的自动焊接生产线,总计涉及480多台工业机器人。成焊宝玛从事的也是集成化改造。“从国外进口机器人母体,安装上焊接枪、抓钳等,再对机器人进行‘智能化培训’。”朱品朝将这一过程称之为“集训”。

成焊宝玛年产值近4亿元。它本是一家从事汽车焊接技术研发为主的企业。“之前研发人工焊接设备,费时又费力,而且还不精准。”朱品朝说,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上涨,工业机器人的优势越来越明显:可以长时间持续高强度劳动,同时可以在高温等特殊环境下进行精准操作。

成焊宝玛的崛起,赶上了制造业智能化的浪潮。据国际工业机器人协会2013年3月份的统计显示,2011年全球新安装工业机器人16.6万台,2012年增长至181万台。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,工业机器人市场亦爆发式增长。据中国海关统计,2012年我国进口工业机器人4.05万台。

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事件,无疑是富士康“百万机器人”计划。郭台铭曾表示,要到2014年装配100万台机械臂。据一位参观过富士康成都工厂的记者描述,部分车间已使用机械手臂,而且自动化程度非常高,因为不需要人来夜间操作,照明设备都未安装。

据悉,蓬勃发展的成都汽车产业,也为机器人使用创造了机会。一汽丰田、一汽大众、成都高原、重汽王牌等企业的焊接机器人订单,多由成都企业完成。

记者调查发现,成都极少有企业将机器人作为单一主业。宁江机床厂的主导业务是精密高效机床,成都焊研威达的主导产品是焊接设备。“工业机器人的利润,主要在本体那块,单纯搞应用,利润微薄。”王锦夏对此并不避讳。

“研发一台不如进口台”脚步跟不上别人

目前,国内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,被日本发那科、安川电机、瑞士ABB、德国库卡等“四大家族”占据近60%的份额,此外意大利柯马公司、美国Adept技术公司、美国iRobot公司亦不断渗透。

2005年前后,王锦夏对进口机器人发起“抗争”。“当时进口一台裸机要30-40万人民币,应用中出现很多问题。”他说,国外企业设置了“技术壁垒”,对一些通讯端口不予开放,“比如我要用激光跟踪功能,根本没法用。”

焊枪等配件是易损件,换一把要2万多,后期应用成本高昂。“尽管完成了系统集成,品牌却还是别人的,帮别人打品牌,总感觉吃亏。”王锦夏说,基于上述总总原因,他们决定“反击”,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。

工业机器人研发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硬件、软件、算法、应用等领域。其中,伺服电机、减速器、控制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。国外机器人使用的电机、减速器等,是从其它公司购买的,“我们研发控制器,电机等也去购买,竟遭遇对方封锁。”经过不停协商,王锦夏终于买来了,价格无比昂贵。

2008年,第一代机器人研发出来,由于成本高,售价30多万元。“哪知国外机器人也降了价,我们不战而败。”王锦夏惋惜地说,研发一台倒不如买一台。

王锦夏不甘心。他继续招兵买马,凑足20人的团队,投身第二代、第三代机器人。期间,国内企业搞出了部分电机和减速器,成本有所降低,但销量还是上不去。王锦夏承认,“我们紧跟国际步伐,但总是跟不上,稳定性、可靠性差。”

几年间,焊研威达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千万。王锦夏说,幸亏企业主业不是机器人,否则早就关门。

企业、政府均找新起点用出去是王道

日本把1980年确定为产业机器人的普及元年,此前机器人在日本已有一二十年的历史。短期内,中国企业缩短与国际企业的市场差距,并不现实,但这并不影响国内企业对这一产业的布局。

2010年,佳士科技在新都区设立公司,开展包括机器人在内的业务。有消息称,其成都公司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轴关节型机器人,并申报了2项专利。记者未能采访到成都公司负责人,据称高管层全赴北京参加一个战略发布会。

据了解,佳士科技刚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、川崎机器人(天津)有限公司签订协议,佳士将采购川崎重工的机器人手臂,并相约共同开展市场推广活动。川崎重工同样是一日资品牌,据称占据国内市场份额16%左右。

业内人士认为,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联手,或能对“四大家族”有所撼动,但再好的营销策略,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产品。王锦夏将眼前国产机器人的尴尬,比作当年摇摇欲坠的汽车产业。“现在远未到放弃的时候,挺过去就是蓝海、深海。”

“工业机器人,是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一环。”成都市经信委重大装备处处长宾格说,用机器人从事繁重、重复、机械的简单劳动,是大势所趋,成都正在重新制定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政策,机器人产业也将从中受益。

武汉、重庆、青岛、天津等城市,已宣布设立机器人基地。“成都正在寻找契合实际的切入点。”据宾格透露,成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,从事机器人本体等的研发,同时为国产机器人应用创造条件。

不久前,成都市组织了一次对接,主角是机器人企业与家具、建材行业的负责人。“家具建材生产中的部分劳动,可以用中低精度的机器人来代替。”宾格说,让国产机器人找到有武之地,是成都务实的第一步。

而在今年底,2014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在成都举办。那时,成都或能对这一产业有更清晰的判断。

【观点点评】

与全球站在同一起跑线的3D打印不同,机器人产业有着成熟的技术和可以预期的市场,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,也证明了这一点。但是,中国发展机器人产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与严峻挑战,不容小觑。而且,要改变帮助别人创品牌的现状,必须突破机器人本体“国产化”的难关。

国内出现了争先布局这一产业的现象,说明很多城市看到了机器人产业的未来潜力。经验告诉我们,一哄而上背后往往风险暗藏。成都具备发展这一产业的一定基础,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,在软件方面也积累了大量人才。但就应用而言,频频遭遇“用工荒”的沿海地区,或能获得市场先机。

总体看,机器人产业值得培育,但难以在短期内成为支柱。毕竟,机器人的价格依旧相对高昂,中国的人口红利还没有消失,多数企业没到非用不可的地步。

内蒙古订制工作服

加格达奇工服订做

泸州职业装订做

丰城定做工作服